● 游戏中是CPU重要还是GPU重要?
CPU和显卡是电脑系统内最贵的两大配件,一般“好一点”的CPU和显卡价格都在1000元以上,要占据预算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装机时很多人都会慎重考虑一番。人人都想装一台综合性能最强的电脑,但往往因为资金有限而不得不做出平衡的选择,那么问题就来了,CPU和显卡谁更重要一些、谁更值得投资?
这其实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千差万别,无法一概而论。作为DIY玩家,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鄙视品牌机用数千元的高端CPU搭配集成显卡这种畸形组合,组装兼容机的朋友大都非常在意配置的合理性,相当于将一部分本应该用于CPU的预算挪用在了显卡上面。
做出任何选择之前都需要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从E2140到E6320,两倍多的价格得到了四倍的二级缓存,FSB和频率都有所提升,听起来很诱人,但所带来的实际性能提升远没有那么显著;从8600GTS到8800GT,不到两倍的价格获得了将近四倍的流处理器及两倍的显存容量/位宽,性能确实可以得到两倍以上的提升。

作为DX10游戏之一,《失落星球》对显卡的要求很高,只有8800级别(2000元以上)的显卡才能跑得动,这里我们选用了多款CPU搭配8800GT进行测试,实测游戏帧速如上图所示。

再看看《生化奇兵》,游戏FPS虽然比较高,但游戏中的CPU使用率稳定在80%左右,所以1.8GHz的E2140没有构成瓶颈,3GHz左右的四核CPU也不会带来性能提升。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CPU的性能基本处于过剩状态,除了压缩解压缩、视频转换、还有测试工具和病毒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软件能让CPU满负荷运转,虽然3D游戏对CPU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此时作用更大的还是GPU。
● 显卡超频到底有多大用处?
一直一来,显卡厂商都将显卡的超频能力作为显卡销售宣传中的一个重点,一款显卡好不好,能不能超很重要,但是显卡超频真的这么神奇吗?一个E2140的CPU对于大部分存心超频的用户都能超个100%,但有一款显卡能包超100%吗?

以8800GT为例,公版显卡默认600/1500/1800MHz,配合好一点的散热器几乎都能超到700/1680/2000MHz,但是要想更高显卡就很难稳定,这也是一般风冷散热器下8800GT的极限。从成绩可以看出显卡的性能也就提升了10%左右,个别游戏由于本身帧数较低,提升能达到20%,不过不流畅的还是不流畅,流畅的提高后肉眼也很难看出。所以实际意义非常有限。
更多的时候,超频测试是为了验证显卡的做工品质,毕竟较好的用料和做工能让显卡承受更强的符合,高频率下稳定性也会好于一般产品。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极限超频,多用于发烧玩家挑战得分记录,这种时候我们经常能看到给显卡换上干冰或则液氮散热。

干冰和液氮有助于压住晶体管的瞬时发热,效果大大好于风冷散热器,对显卡的超频比例经常可以达到50%以上,不过这时成绩往往是短暂的,这种极限模式下显卡的寿命受到很大的损害,能稳定运行多久无从得知,而且液氮和干冰是消耗品,需要不停的手动补充。谁会一边玩游戏一边不停的倒液氮或干冰,或者干脆请个人在旁边一直操作?
极限超频跑跑测试软件冲刺得分记录还行,并不是显卡运用的长远之计。
● 显卡性能好高清解码能力就强?
说起HDTV影片的播放,似乎还没有太多人把它和显卡联系在一起,也许大家都觉得“无非是看个电影嘛,什么显卡不都一样么”。这主要是因为初期HDTV都采用了和DVD相同的MPEG-2编码,只不过码率高了一些,因此只要CPU频率够高、或者是双核CPU,都能够通过软件流畅完成解码,所以很多人并没有对HDTV播放投入足够多的重视。
如今,作为HDTV的载体,HD-DVD和蓝光开始普及,高压缩率的VC-1和H.264取代了MPEG-2成为新的编码标准,相同品质视频的体积变得更小,但同时解码要求大幅增加,仅靠CPU已经无法胜任需求。此时显卡的视频加速性能直接影响到了HDTV的播放流畅度和画质。

于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显卡视频加速技术,NVIDIA PureVideo和ATI AVIVO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无论是GeForce 8还是HD2000/3000都将高清硬解码单元作为不可或缺的模块集成进了GPU核心。

在峰值45Mbps的H.264面前,酷睿2在软件解码时的占用率最高达到了80%,,而8500GT的曲线几乎是纹丝不动,3%-4%的波浪线给我们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只要带有同样高清硬解码的显卡在硬解码高清时CPU占用率都几乎一致,这和它们的3D性能完全无关,因为解码单元是相同的。而8800Ultra就不带有硬解码单元,所以在高清播放时用相同CPU的占用率完全不是8500GT的对手。

整套02年的经典配置——赛扬1.7G,除了显卡换上了最新的HD 2400Pro AGP,内存都还是采用的当初仅256MB的DDR 266,够古典吧,再看看播放高清时的CPU占用率,比播RMVB还低!高清硬解码的神奇必然让显卡的应用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 独立显卡都是电老虎?
集成显卡在市场上占有率高除了本身成本低以外,功耗也是一大优点,所有有部分不是经常使用到3D效果的用户觉得自己会为独立显卡的电费买单而在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中徘徊。其实现在的显卡都支持至少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2D下,显卡频率较低;一种是3D模式,显卡满负荷运转,两种模式下显卡的功耗相差非常之大。除了两种工作模式外,新一代的显卡BIOS还支持多种频率模式,这其中我们不得不提ATI在HD3000系列中采用的PowerPlay技术。

PowerPlay是ATI笔记本移动显卡上的一项节能技术,它通过降低芯片频率、电压、及晶体管深度睡眠的方式,智能的在显卡空闲或非满负荷时最大限度降低功耗和发热,从而让笔记本更凉快、安静,同时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那么PowerPlay对于桌面级独立显卡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有,如今GPU已经超过CPU成为了电脑主机第一大热源,但一直以来显卡的功耗和发热问题都没能得到重视,特别是在不玩游戏的时候,显卡虽然无所事事但还是要白白浪费很多电力、制造一些烦人的噪音、并且源源不断地发出废热。
就像当年率先在Althon64 CPU中加入CnQ节能技术一样,AMD再次率先让桌面GPU支持PowerPlay节能技术。如今PowerPlay被AMD发扬光大,HD3000全系列显卡都能够支持,中端HD3650、高端HD3870 X2及低端HD3450无一例外。

通过实际测试来看,PowerPlay除了能够在GPU空闲和高清视频播放时降低功耗发热之外,还能够在运行一些负载不高的老游戏时,智能的降低显卡频率、并适当的降低GPU使用率,从而达到节能、降低发热、控制噪音(温控风扇自动降速)的目的,这是一项非常人性化、也是非常实用的功能!